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

老中医教养生 疾病科普 2023-07-01 07:49:07

北京市教委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确保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该计划强调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性与重要性,明确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非毕业年级的学生每周至少应有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行动计划中,为满足不同规模学校的需求,对人员配置进行了指导。学生人数超过500人的学校以及集团化办学和一校多址的学校应适当增加专(兼)职心理教师的配备,并确保每个校区最少有一名心理教师。同时,规定了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式,并鼓励构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与教研机制。

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学校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按照年级全覆盖的要求安排课程。小学阶段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非毕业年级的课程应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对初高中毕业年级,则需针对性地提供考前心理辅导和心理减压等教育资源。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与老师的观察与应对)

儿童心灵关怀:父母与教师的观察与介入在现代社会中,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儿童这一关键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业负担、社交考验和家庭氛围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儿童遭遇心理健康障碍。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及时识别这些问题的重任,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面容疲惫不堪:若孩子显得精神不振,可能是压力的体现。情绪低迷:经常性的沮丧、焦虑或易怒,可能表明孩子在经历情感困扰。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或日常活

北京市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电子档案,以确保全程跟踪监测,并加强数据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综合渠道方面,行动计划强调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里素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校内外运动时间以及课间休息;探索将艺术实践与心理咨询结合,帮助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通过社会实践和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此外,各区各校还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每学期至少为家长提供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这旨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合作的机制,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北京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实施,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责任编辑:佚名)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别让高分遮望眼)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更重要。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无心理疾病,更关乎情感、认知与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力、注意力和抗压能力,反之,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将严重阻碍学习和成长。名牌大学虽然被许多人视为成功的象征,但过度追求可能导致孩子面临巨大压力,牺牲兴趣爱好,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创造一个支持性、理解和宽容的家庭环境,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尊重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