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吃什么养生?进入谷雨节气,空气中的湿度就会逐渐加大,人的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简单的食疗方法就是喝汤,那么谷雨节气适合喝什么汤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三色汤
材料:黄豆芽2两,姜丝20克,红大椒1个,植物油、白醋、湿淀粉、鸡汤、食盐、麻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几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将锅内放入鸡汤,姜丝,烧开后把红大椒入锅再次滚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2、绵茵陈蛇舌草煲鲫鱼
材料:绵茵陈20克、蛇舌草20克、鲫鱼1条(约400—50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物浸泡、洗净并蜜枣去核;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油便可。
功效:清肝热、祛湿困。绵茵陈有清热利湿、去黄疸和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白蛇舌草具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的功效,鲫鱼能和胃肠、通阴利水、温中下气。配伍开胃益脾的蜜枣,使其既不寒凉峻利又祛湿健脾。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谷雨吃什么养生 10款养生汤赶走湿气》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
3、猪横脷煲夏枯草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猪横利性平味涩,补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功效;绵茵陈则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
4、芡实莲子薏苡仁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首先把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把排骨、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武火煮开,再改用文火炖两小时,最后放盐。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可醒脾行气开胃。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谷雨吃什么养生 10款养生汤赶走湿气》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
5、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鸡骨草50克,猪脊骨200克,生姜3片。
做法:猪脊骨洗净切块,鸡骨草洗净切段,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40分钟即成。
功效:功效:清热、祛湿、退黄,适用于湿热和黄疸的人群服用。
6、橄榄五指毛桃排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30~50克,青橄榄5~10粒,排骨若干。
做法:排骨洗净切成3英寸左右,放入姜片、橄榄和五指毛桃,加水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最后加入适量盐。
功效:青橄榄可生津润燥、清热,五指毛桃健脾补气、养胃去湿。大多数人适合,尤其适合痰湿、湿热体质的人。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谷雨吃什么养生 10款养生汤赶走湿气》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
9、赤小豆木棉花汤
材料:木棉花,薏米,排骨,赤小豆。
做法:把木棉花、薏米和赤小豆洗干净备用,排骨洗干净斩段,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再放入砂锅里熬两小时,最后加盐即可。
功效:有显着的祛湿功效,对于春季潮湿天气多而引起的湿热,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为赤小豆木棉花汤的赤小豆有去水利尿的作用,可祛湿去水肿。
10、扁豆瘦肉汤
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以上就是养生教程文章《谷雨吃什么养生 10款养生汤赶走湿气》的全部内容,由洪福养生网整理发布,洪福养生网每日分享最新专业饮食养生/四季养生/养生保健/养生人群/中医养生/运动养生/养生食材/养生菜谱等养生常识信息。春季喝什么粥好 十款养生粥滋补养胃
春季喝什么粥好 十款养生粥滋补养胃,进入春季,天气渐渐回暖,万物复苏,是养生的大好时节,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注重起养生了,有的人不知道春天吃什么养生,其实一些粥是不错的选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春季养生粥,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