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侯凡凡院士:慢性肾病患者饮食需要注意这几点

慢性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一种疾病。慢性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为主要发病原因。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尿毒症、肺水肿等。

慢性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纳差、恶心、呕吐等。由于是慢性病,日常的调理养护是必不可少的。饮食控制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环。

医联媒体带着“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有哪些”这个问题,采访了我国肾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

侯凡凡院士接受医联媒体采访中

侯凡凡院士指出,慢性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控制盐的摄入量。一般推荐有高血压或有肾脏病的病人,盐一天摄入量在五克左右。摄入盐分太多的话,会加重肾脏的损害。

第二是对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如果病人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必须对其限制动物蛋白及总体蛋白质的摄入量。在有限的剂量下,尽量鼓励病人多摄入优质蛋白,例如鸡蛋和牛奶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高的优质蛋白。

另外,慢性肾病患者的食物李,含水量、含嘌呤的量应控制在多少,都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指导,侯凡凡院士告诉我们,饮食控制的原则就是医生根据病人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来计算制定对策。

侯凡凡院士也呼吁有需要咨询的患者可以多阅读相关科普书籍,也可以向专科医生咨询。

专家简介:侯凡凡,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起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现为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香港肾脏教育研究基金会客座教授等学术职务和14家国内外期刊的栏目主编、副主编或编委。擅长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侯凡凡院士:慢性肾病患者饮食需要注意这几点》的全部回答内容,仅代表网络医生发布者个人观点,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请您咨询医生的建议,并结合改变生活习惯来综合治疗。

尿毒症为何越来越多?提醒:4个习惯不改,肾迟早被“拖累”

尿毒症的出现代表肾脏明显功能降低,肾脏是重要器官,功能正常可以让身体代谢保持良好,避免有害物质累积影响健康,但是,很多人却慢性肾脏疾病出现没有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加重后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最后就会面临尿毒症。因此,要先了解尿毒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做好预防措施。另外,会拖累肾脏的坏习惯改掉,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阅读